【保卫部】保卫部组织观看九三阅兵 以阅兵精神淬炼校园安全 “防护盾”

    9 月 3 日上午,天安门广场上,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庆祝大会与阅兵式隆重举行。保卫部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全程观看直播。当受阅方阵迈着铿锵正步走过广场,当先进装备列阵展示大国力量,会议室里不时响起感慨声,这份震撼与感动,深深烙印在全体保卫干部的心中。

直播结束后,保卫部召开专题讨论会,围绕 如何将阅兵精神转化为校园安全工作实效 展开深入交流,大家结合日常工作场景,分享感悟、畅谈思路,让精神力量真正落地到校园安全的每一个环节。

“阅兵式上,各方阵协同作战、无缝衔接,背后是体系化的统筹与专业化的训练。这和我们校园安全工作太像了!” 董老师率先发言,他结合近期校园安防巡查工作举例,比如开学季的人流疏导,需要门岗值守、巡逻防控、监控调度多岗位配合,一旦某个环节脱节,就可能出现拥堵隐患。接下来,我们要进一步优化联动、全域覆盖的安防体系,像阅兵方阵协同一样,让校园安全防线更紧密。

“阅兵的万无一失,藏在每一个细节里----正步的步幅误差、各机场起飞的空中梯队飞机,都经过反复打磨。我们的工作,同样容不得半点马虎。 老师讲到,之前有几次消防安全检查查时,发现有灭火器压力值接近临界线却未及时更换,虽然没酿成事故,但这就是细节漏洞。今后要把精、细、严、实贯穿工作始终,比如考虑将给消防设施贴智能巡检标签,到期自动提醒;学生宿舍的安全隐患排查在重点保障期要加大巡查力度和频次,用细节守住安全底线。

“强大的国防是国家的‘安全屏障’,而我们保卫部,就是校园的‘第一道防线’。”长的话语掷地有声,阅兵展示的不仅是力量,更是守护和平的责任。当前校园安全面临新挑战,比如电信诈骗向学生群体渗透、外来人员入校管理难度加大。我们要以国防般的责任感应对这些问题:一方面联合学工、派出所开展反诈进校园宣讲,让学生掌握防骗技能;另一方面不断升级校门人脸识别系统,严格审核外来人员身份,同时优化紧急求助一键报警功能,确保突发情况能快速响应,让师生在校园里有更多安全感、获得感。

讨论尾声,全体保卫部人员达成共识:此次观看阅兵,不仅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,更是一次新学期的“工作对标的动员。大家纷纷表示,将以阅兵 高标准、严要求、强协同为行动指南,从三方面发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:一是强化 底线思维,针对校园消防、交通、突发事件等场景,不断完善应急预案,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;二是提升 科技赋能 水平,加大校园安防监控系统升级进度,实现重点区域无死角覆盖,用科技手段提高安全防控效率;三是厚责任意识加强岗位培训,让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成为校园安全的行家里手,切实将阅兵精神转化为守护校园平安的实际行动,为师生营造更安全、更安心的学习工作环境